以下兩點。 第一,在允許活動的場合,如下課時、放學後,不管孩子的活動多麼厲害,也無診斷意義。只有在不該活動的場合,如上課時、做作業時,而他仍約束不住,始終動個不停,才有診斷意義。 第二,如只有活動過度,而無注意力渙散,不能診斷為多動症。相反,若注意力渙散明顯,而無活動過度,才應考慮有多動症的可能,因為有的兒童屬所謂“不伴多動的多動症”。在美國,從1979年起,根據多動症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症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已把“多動症”改稱為“注意缺陷症”並分為“注意缺陷伴多動”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動”兩種,後者也就是“不伴多動的多動症”。 多動症是"兒童活動過多綜合症"的簡稱,是指兒童表現出與其實際年齡和心理生理發育階段明顯不相稱的以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動、沖動、任性和情緒不穩定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它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種行為障礙。對其病因的研究也沒有一致的結論。病因至今仍不清楚。 那麽兒童多動症有何特征呢?
1.活動過度,行為異常。活動過度的症狀最引人注意,也是父母、老師最初懷疑小孩多動症的原因。通常將小孩的多動作為問題看待是開始於幼兒園。在幼兒班不能安靜聽課,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影響課堂秩序。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在家時則到處奔跑,活動不停,想干什麼就馬上干什麼,亂翻東西,對圖書、玩具(購買玩具)等毫不愛惜,片刻也難於安靜。
2.注意力集中困難:特別是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呆。任何微小的刺激都會使他分心。平時對作業記不住,並粗心大意,邊做邊玩,隨便塗改,拖拖拉拉不能完成作業。
3.任性沖動、情緒不穩:表現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沖動,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情緒不穩,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沖動行事,不考慮後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4.感知覺及認識障礙:辨認符號和聲音費時較久,搞不清涵義。語言水平低於同齡兒,記得慢忘得快。
5.學習困難:多動症兒童大多智力不低,但由於好動貪玩,注意力不集中,以致學習困難、不專心、成績不好,造成父母較重的心理負擔。需經常嚴格督促他們學習,盡管如此學習效果還是不夠理想,甚至多數功課不及格。部分多動症兒童可能有種種認知功能障礙,如:臨摹圖畫作業困難,閱讀、拼音及書寫困難;或有視覺功能障礙,分不清左右,將"6"讀成"9",把"d"看成"b";或有空間定位障礙,如文字倒讀、反寫字等;或伴隨構音障礙、口吃、言語表達能力差、詞匯貧乏、抽象綜合能力差。
6.行為問題和適應困難:行為問題不少,如說謊、逃學、好挑起毆斗、惹事生非、偷竊等。或在外游蕩不回家,養成壞習慣。由於行為問題及學習不好,因而多動症兒童適應學校生活困難,不易教育和管理,不遵守紀律,干擾別人。
7.輕微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部分多動小孩可能出現輕度共濟運動失調、腱反射不對稱以及肌張力輕度增高等。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