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做法如下:
測量腋窩溫度時,首先要將腋窩擦干,把溫表的探頭放在腋窩內,然後幫助寶寶的手臂夾緊,5分鐘後讀取測量結果。 測量口腔溫度的方法是將溫度計的探頭置於寶寶的舌下,然後讓寶寶閉上嘴,用鼻呼吸。3分鐘後可讀取結果。 采用直腸溫度測量方法時,將體溫表的探頭置入肛門中,2分鐘後可以讀取結果。對於昏迷或不合作的小兒,多采用直腸測溫的方法。這裡建議媽媽們使用電子溫度計,雖然電子溫度計的價格較高,但是不易破損,對孩子來講相對安全。
誤區:見熱即退
對於寶寶的發熱,大多數媽媽,即使很理智也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常見有些媽媽當寶寶發熱時一天上醫院三、四次,迫切要求醫生給孩子迅速退熱。迫於家長的壓力,醫生只好多次肌注退熱針,甚至不合理的應用激素類藥物解熱,導致對發熱的過度治療,甚至發生嚴重後果。其實這些做法是不正確的,因在沒有弄清發熱原因之前輕易退熱,常會掩蓋病情,削弱幼兒抗病能力,對診斷和治療都是不利的。這種現象國外稱為"發熱恐懼症"。
研究證實,人體發熱時體內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利於毒素排出;能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亦可動員體內髒器的潛在能力,以適應人體內部的急劇變化;還可使肝髒解毒功能加強,阻礙細菌生長繁殖。所以說,發熱是機體固有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是人體對入侵致病菌的一種反應。看了這篇文章以後,媽媽們可不要再"逼迫"醫生喽!
媽媽的對策
看了上面的敘述,媽媽們也千萬不要誤以為寶寶發熱的時候可以不必采取行動。發熱對寶寶是有害的。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階段有發生高熱驚阙的危險。有血管疾病的小兒,由於發熱增加氧耗量和心率而受到損害。發熱過高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
發熱至38.5℃以上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降溫,具體的方法如下:
物理降溫。用溫水毛巾敷前額部,擦四肢和前胸後背。注意,在進行這些降溫自處理時,如果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這種降溫的方法。酒精擦浴的方法現在已經不提倡使用。 藥物降溫也是常用的退熱方法。是否給予退熱治療,需要在權衡可能的利(改善患兒的舒適度和行為)弊(藥物的副作用)基礎上來決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熱(肛門溫度達39℃或以上)的幼兒。可服用的小兒退熱藥,如阿苯、小兒抗熱牛黃散、美林、泰諾啉、百服寧等,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千萬不要盲目使用退燒藥物,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經過以上處理仍持續高熱不退,為了防止高熱驚厥,要立即送孩子去醫院請醫生幫助治療。
照顧好發熱的寶寶
發熱時營養素消耗增加,要注意補充。 人的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機體的代謝就增加13%。因此,孩子發熱時營養素的消耗隨之增加,同時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胃腸道蠕動變緩,消化液分泌減少,會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腹瀉或便秘,進而導致營養素攝入不足。 合理補充水分,飲食以流質、清淡、易消化為主。 要鼓勵發熱小兒增加液體的攝入,合理補充水分可幫助稀釋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具有祛痰功用。飲食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待體溫下降,食欲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不宜過量進食,不宜吃海鮮。孩子發熱時大多胃口欠佳,因此一日三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此時家長應耐心喂哺,不可勉強孩子,否則易引起孩子不適或嘔吐,得不償失。 保持皮膚干爽,室內通風。 發熱的孩子,經降溫處理後可因出汗刺激皮膚而發紅發癢,這時要用溫水毛巾擦干皮膚,衣著適當,保持皮膚的干爽,保持室內通風,有一個中性溫度的環境,孩子才能安靜休息。還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大便是否通暢,如果大便秘結,除用適量開塞露注入肛門外,也可在食物中加些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等,幫助排便。
注:發熱是醫生通用的術語,媽媽們更習慣於說發燒,實際上發燒和發熱是一個意思。
兒童發熱的家庭護理
感冒發熱的孩子,抵抗力降低,此時要讓孩子保持體力,以免因過度疲勞、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下降,延緩康復的時間,甚至使病情加重,出現鼻窦炎、肺炎等並發症。
2.喝水。高熱時呼吸快,水份蒸發,可致機體脫水,因此需及時補充水份。多喝水也有利於降溫。
3.服藥退熱。目前市場上退熱藥很多,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備用一種退熱藥,掌握其劑量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千萬不要多種感冒藥同時服用,以免過量。孩子降溫過快、大量出汗會引起虛脫。
4.物理降溫。可做額部水敷、洗溫水澡及用30%-40%酒精或低度的酒擦浴。由於孩子處於高熱狀態,過冷的水或酒精擦在身上會引起不適及寒顫,不易為孩子接受,因此洗溫水澡的水溫比皮膚溫度低1-2度為宜,酒精可適當兌些溫開水再用。
5.密切觀察兒童的精神、面色。通常兒童對感冒發熱的耐受較好,盡管發熱到39-40度,面色仍是紅紅的,體溫高時才容易哭鬧、精神萎靡,體溫下降一些後則又能玩,又能吃。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過於著急,沒有必要一日數次往醫院跑。如發現兒童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有嘔吐、腹瀉等其它情況,則應立即去醫院診治,以防病情轉化,使感冒發展成肺炎,或延誤了感冒症狀掩蓋下的痢疾、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兒童,除要積極降溫外,還要同時用安定、魯米那等鎮靜藥,以防驚厥發生。 媽媽說要多喝開水,出汗了,就好了。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做的 采取一些如頭部冷敷;但不要酒精擦浴,因為寶寶皮膚太嫩,會刺激皮膚的。吹風體表降溫等措施才是正確的。 其它如充分休息,多飲開水,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小兒除必須的,盡量少用藥。 p對確認發熱的孩子,要分析發熱的原因,判斷是感染所致的發熱,還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發熱。並且要注意觀察發熱的熱型和伴隨的其它症狀,以便及早做出正確診斷。家庭護理方面注意如下幾點:1、注意室內通風,開窗換氣,保持空氣清新,室溫維持在25℃左右。也可將小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逐漸下降。如果小兒四肢冰涼而打寒顫,就要用毛毯覆蓋,手腳用熱水泡浴;如果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可脫掉過多的衣物。2、注意小兒臥床休息,給予清淡、易消化、有營養食物,如牛奶、米粥、青菜湯等,多吃水果,多喝水。3、做好口腔和皮膚的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粘膜干燥,這時口腔內食物殘渣容易發酵,有利於細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時清潔口腔,最好每次進食後用鹽水漱口。高熱退熱過程中會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膚護理,及時擦干汗液,更換衣物,可用溫毛巾擦拭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干燥。4、對症處理:發熱37.5℃以上可用溫熱毛巾擦全身至皮膚發紅,使皮膚的血管擴張,以利散熱,如為高熱,體溫超過39℃,體質好,無明顯心血管循環衰竭的患兒可用冷水袋置於額部、腋下、腹股溝、腘窩等處以利降溫。適當口服退熱藥,但要注意掌握藥物劑量,劑量太大可能使患兒出汗過多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並且不可長期服用。另外需要特別指出,新生兒發熱不宜采用藥物降溫,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經上述處理體溫不退或病情加重者,應及時送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解熱治療首先應選擇非藥物治療。可多飲水,少穿些衣服或少蓋些被子,夏天應降低室溫至25℃左右,確保孩子處於涼爽但不寒冷的環境中。6個月以下的小兒在發熱時(39℃以上時)應選用35%酒精、溫水浴降溫;6個月以上的病兒,應選用有效的降溫藥物治療。 一般寶寶從6個月以後至6歲左右是容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簡稱"復感兒",是指體質較弱的孩子在較長時間內反復不斷地發生感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呼吸道感染。這主要與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營養不良或不合理、吸入了煙塵、粉塵、蟲螨等有關。那麼,面對這樣體弱的"復感兒",家長該怎麼辦呢?體質較弱時期,孩子為什麼容易感冒,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問題,這是因為這階段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弱,當然相對有的孩子好一點,每個孩子生出來對病菌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當他接觸到病菌後容易感染,但感染後下次再碰到同一類型的病菌他就有免疫力了,所以大人比孩子少感冒也是這原因,大人接觸過的病菌多了自身也有免疫力了,不過現在變異的病菌比以前要多,所以要增強孩子抵抗力有以下幾點:一、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也會好些,二、平時注意均衡營養,若想提升寶寶的免疫力,請拒絕給寶寶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1、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蔬菜、水果,2、五谷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寶寶4個月後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物也是谷類。全谷類含胚芽和多醣,維生素b和e都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3、天天五份蔬果,不只是成人飲食的信條,也適合推廣到幼兒身上。如蕃茄紅素、胡蘿卜素、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e等,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的果寡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在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孩子若不喜歡蔬菜,可以將它剁碎,混合谷類或肉類做成丸子、餃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4、嬰幼兒正值身體快速增長及腦神經發育期,對蛋白質及鈣質的需求量相當高。所以乳類制品為嬰幼兒期最佳的營養來源。優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顧營養與改善腸道環境的飲品,很適合兒童期的需要,幼兒則要到滿一歲以後才能喝。5、人體最重要的成分是什麼?不是硬梆梆的骨頭,而是柔柔軟軟的水。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於體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補充水分。水分充沛,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自然提高。6、此外,不要讓寶寶偏食而導致營養失調。均衡、優質的營養,才能造就寶寶優質的免疫力,輕輕松松遠離病菌。三、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四、平時注意冷暖,五、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寶寶的免疫功能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醫生會用藥物調節的,單調節的話還是建議中藥調節,西藥對孩子傷害大,六、家長一定要注意別讓寶寶反復感冒這樣大大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藥物(特別是抗生素藥物)也會損害寶寶的抵抗力的,讓寶寶少去公共場所,少接觸病菌.七、現在市場上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實效果都不佳.建議您家寶寶還是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平時的營養搭配,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了.以上幾點僅供參考,其實孩子在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吧,祝寶寶健康快樂! 用物理降溫比較好 發熱是一種孩子自身身體殺毒的過程, 有些發熱連醫生都說不明白是為了什麼, 不超過38.5左右,不用上醫院 去醫院,現在的醫生一般都不給孩子用青霉素,一上就是先鋒,對孩子反而不好. 寶寶發燒時,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oc,才選用藥物降溫。在使用藥物降溫的同時,也要配合物理降溫。
以下是我列舉的各種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