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6歲女兒總喜歡別人的新鮮東西正文

6歲女兒總喜歡別人的新鮮東西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女兒今年6歲,一年級。平時帶她去文具店或書店,她對那些橡皮呀、鉛筆呀並不太感興趣。可是只要學校其它小朋友有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橡皮(比如灰太狼造型的)或其它東西,她就想要,有時小朋友送給她,有時可能就偷偷拿回來了,得到了之後又覺得沒什麼,也不是特喜歡。我對此很煩惱,正面教育過:如果喜歡,可以問問小朋友在哪買的,我們自己買,但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反面也嚇唬過:再拿別人東西,就剁她的小手或告訴老師,讓她在全班同學面前道歉。但效果都不好,有時特意帶她去文具店,讓她自己挑喜歡的東西,可她並不熱衷。怎麼辦?
 
很多小孩子也是這樣的。

更正小孩子的行為,作為家長需要有極大的耐性和克制度,即:1.耐性就是做好“持久戰”的准備啊,江山易改,性情難易,正是基於此,更要有耐心糾正過來,否則越來越大更不好辦。
2.家長自己不能因為糾正的次數多,見效慢,就方法簡單直接加粗暴了,也就是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第一,你可以嘗試和孩子對她的行為進行溝通,了解她老是喜歡別人的東西是出於什麼因素,下意識,羨慕,還是占有心裡,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當然也有可能談一次兩次,或者三次四次,都不一定能談出原因來,因為畢竟是小孩子,但溝通還是必要的。當然在談的時候,你先不要直接給她提出來,你這個行為是錯的,你可以先問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啊之類的,然後再針對她的回答,進行對錯的糾正,也就是從觀念上進行糾正。要不斷的有耐心的進行。我冒昧估計,你的孩子可能是占有心裡,就是我要占有別人有的。

第二,有些小孩子對於一個事物從新鮮感興趣到無味不感興趣,間隔時間會很短,這個也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情,但也需要重視,就是逐步培養孩子對於一個事物的興趣、持續的興趣等等,比如畫畫,樂器等等。她對橡皮等關注時間短,很正常,畢竟只是一個橡皮而已,需要糾正的是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還是先溝通,後糾正教育。逐步把她對橡皮等小事物的興趣關注度上,轉移到對一些可持續時間長的比橡皮更重要的事物的關注上,比如畫畫,觀察動植物,寫寫動植物日記,采集不同季節的不同植物的標本上,這些即有實物又持久。培養興趣也得因人而異,也就是因自己的條件情況、孩子的情況而定,也可以選擇養小動物。最主要是拿出耐性進行培養,不論是哪種興趣。

第三,“就剁她的小手或告訴老師,讓她在全班同學面前道歉”之類的,可以說,但要少說,因為小孩子再次犯錯,家長也不可能真的去剁手等等,時間一長,這麼說的次數一多,孩子肯定感覺出這全部都是嚇唬,爸爸媽媽反正也不會怎樣,那麼就完全不會起作用,效果會大打折扣。你可以嘗試,某次犯錯,讓她寫一個檢討加保證書,如果再犯可以適當懲罰,比如減少零食,少買玩具,減少去肯德基的次數,再者更重要的是,進行懲罰時候,全家要事前通氣保持一致,否則,媽媽懲罰,爸爸不支持,爺爺奶奶偷著給買,問題就更嚴重了,一定要有“統一戰線”。而且懲罰前一定要和孩子溝通,也就是聽孩子說究竟是為什麼又犯了,然後給她看她自己寫的保證書後,再行懲罰。當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鬧,或者是孩子的“狡辯解釋”,而心軟,否則又是前功盡棄。當然如果真的是事出有因,而且確實不是有意為之,也不必強行進行懲罰,但一定要讓她知道為什麼不懲罰,還是從觀念上一定要不斷的讓她豎立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可以原諒,什麼不能原諒等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很大,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長期的糾正培養的過程。家長必須有信心、耐性,每一次或者大多數做到,溝通、分析、針對做出行動,也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最終成功。有一條:“攻心為上”,一定要先糾正思想和心裡。

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對症下藥,也許才是唯一可以借鑒的。

對於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在她們眼裡,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了,所以我們更需要拿出自己全部的耐性和克制力,去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千萬不可簡單化。確實有不少孩子是樹大自然直,但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大了自然直,不管怎樣,至少培養孩子的觀念還是必要的。
 

各位專家告訴我,我能做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