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
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李京枝主任認為,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月子”飲食講原則
該院主管營養師王惠琴介紹說,產婦的飲食要注意以下原則:1.食物要松軟、可口,易消化、吸收。2.少量多餐,多用些湯類食物,利於哺乳。3.要干稀搭配、葷素相宜。4.不宜食生、冷、硬的食物;5.不宜快速進補,以免得不償失。
坐月子期間,產婦需要大量營養補充孕期和分娩的消耗,促進身體的恢復,哺育嬰兒。王惠琴根據中醫食療、營養學和產婦的營養要求,特別推薦了幾種羹湯:
花生豬蹄湯
原料:豬蹄2個,花生150g,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豬蹄除去蹄甲和毛後,洗淨,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炖熟,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評價: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其功能益氣、養血、潤肺、和胃。豬蹄性味甘、鹹、平,入胃經,其功能補血通乳。此湯主治產婦產後乳汁缺乏。
黃芪炖雞湯
原料:黃芪50g,枸杞15g,紅棗10顆,母雞1只,蔥1棵,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作法:黃芪入濾袋內,母雞洗淨,氽燙、沖涼、切塊,蔥切段備用。以上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時後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評價:黃芪甘溫,功能補氣健脾,益肺止汗,可補氣生血而化生乳汁,民間常用於治療產後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後虛汗症。母雞性味甘溫,能夠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後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症。
豬蹄通草湯
原料:豬蹄2只,通草6g,蔥白3根。
做法:將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湯。
評價: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此湯通絡下乳,每日分3次服,連服3日。適用於產後缺乳 吃炖豬蹄。 豬蹄子,排骨湯, 坐月子!我的飲食誰做主?老人們說產婦不能吃鹽、不能吃水果、要多喝濃湯;年輕的媽媽卻認為月子期間更應該注意全面攝取營養。當新觀念和舊思想碰撞後,月子期間該吃些什麼、怎麼吃?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葷素兼備夠營養 新媽媽經過懷孕、生產,身體已經很虛弱,這個時候加強營養是必需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要猛吃雞鴨魚肉和各種保健品,葷素兼備、合理搭配才是月子期間的飲食之道。
維生素 足夠的b族維生素能使乳汁充沛,新媽媽要適當吃一些粗糧、水果、蔬菜,此外,質地良好的紅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新媽媽每日可酌量飲用。
青菜豆腐優乳汁 母乳喂養的寶寶,所需營養全都來源於媽媽的乳汁。新媽媽的飲食又和乳汁分泌有著直接的關系,提升媽媽奶水的質量就和寶寶的健康息息相關了。
散寒 由於紅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所以飲服紅糖後新媽媽會感覺全身溫暖。紅糖裡的鐵、鋅、鎂、銅等物質,還有補血、生乳、止痛的效果。
少剌激 蔥、生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新媽媽須忌食。吃了這些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
防便秘 從第二周起,每餐吃些新鮮蔬菜,特別是紅色蔬菜如:紅蘿卜、苋菜等:第三周可以加水果能防止新媽媽因產後腸蠕動減緩而引起的便秘。
補鈣 鈣是助長骨骼、生長牙齒的重要原料,新媽媽多吃些牛奶、豆腐、雞蛋、魚蝦,可增加乳汁中的鈣含量,從而有利於寶寶骨、牙的發育。
補血 新媽媽產後失血較多,需要補充鐵質以制造血液中的紅細胞。瘦肉、動物的肝和血以及菠菜,含鐵較多,多吃可有助於補血。
助消化 山楂酸甜可口,食後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而且能興奮子宮,可促使子宮收縮和加快惡露的排出。
補水 飲水不足也會影響乳汁分泌,因此新媽媽還要記得多喝水。[吃地帶]
溫馨提醒:只要飲食合理得當,而且新媽媽身體沒什麼大礙,就用不著刻意服用一些保健品,至於人參、蜂皇漿等,產婦更是不吃或少吃為好。
推薦食譜 豬蹄通草湯
原料:豬蹄2只,通草6g,蔥白3根。
做法:將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湯。 功效: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新媽媽產後少乳,或者乳汁淤積都可以食用。每日分3次服,連服3日。
阿膠大棗羹 原料:阿膠250g,大棗1000g,核桃500g,冰糖500g。
做法:先將大棗洗淨,放適量水入鍋內煮爛,用干淨紗布濾去皮核,然後加入冰糖、核桃仁文火炖之。然後,將蒸融後的阿膠放入鍋內熬成羹。
功效:這款藥羹對絕大多數新媽媽的產後康復,身體機能調理、催乳下奶都十分有效。可在每日早晨服用2-3湯匙。 中國人講究坐月子,關於坐月子的傳說很多,這些傳說中有很多不正確的說法,下面就介紹一下正確的坐月子方法,也叫產褥期的護理: 一、休息與活動 保證睡眠,注意休息;無特殊情況4~6小時後可下床排尿;轉天可適當下地活動;可從下床吃飯、上廁所、喂哺寶寶、換尿布等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做簡單家務;絕不能做重活、累活 二、精神及心理護理 家人給予細致周到的關愛,本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產婦應該這樣想,坐月子是我和寶寶一起度過的第一個假期,沒有理由不愉快,自我調節是很重要的。采取積極主動的宣洩方式,來釋放和穩定自己的情緒。 三、給產婦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 1、室內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居室溫度:20—24度;濕度:55%-65%; 2、保持清新的空氣: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天要保證2次通風,每次大概15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生病並利於孩子身體和大腦的發育。 3、室內要有充足的陽光:產婦最好住南面的房間,充足的陽光可以讓人感到心情舒暢,並有利於觀察寶寶的一些變化。 4、不宜睡太軟的床,母嬰同室,家庭和睦。 四、重視產褥期的營養 營養不但讓產婦盡快地恢復,而且可以提高乳汁質量,讓寶寶健康成長。 1、產後由於胃腸功能未恢復,為了保證營養,要少吃多餐,每天5~6頓。 2、飲食清淡適宜:許多人認為為了下奶要多喝湯,但不能放鹽、放蔥花等,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飲食清淡不是不能用調料,適當的調味能促進產婦的食欲,但蔥、姜、蒜、花椒利於行血,可適當少用。 3、葷素搭配:葷素搭配利於營養吸收,產婦除了吃動物性食品之外,還應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減少肥胖的可能 4、干稀搭配、多喝湯水:食物湯汁不但有營養、開胃,還能補充水分,利於乳汁分泌。喝的湯水除魚湯、豬蹄湯、排骨湯、雞湯外,應該包括果汁、牛奶、豆漿等。 五、注意清潔衛生 分娩的疲勞,產時產後的出血,會使媽媽抵抗力下降,子宮內創面、會陰傷口、或剖腹產傷口,使產婦更容易發生感染,因此清潔衛生很重要。 1、會陰清潔:產後每天要用溫開水清洗外陰,注意清洗順序,10天內不要坐浴。 2、勤洗手:雙手是細菌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換衛生巾前後,接觸孩子前要注意洗手 3、勤洗澡:產後皮膚分泌旺盛,多汗,應常洗澡。正常產產後2~3天就可以洗澡、洗頭,只要你覺得身體能夠支持,但不要盆浴,冬季要注意保暖。淋浴能解除分娩的疲勞,使產婦精神舒暢。沒有淋浴條件也應溫熱水擦洗全身,經常更換內衣、內褲。產後雖然應常洗澡,但由於產婦氣血虧,抵抗力差,應注意室溫和水溫,不可洗浴時間過長。不要濕著頭發就睡覺。空腹或剛吃飽不要洗澡。 4、勤更衣:內衣、內褲勤更換 5、勤刷牙:產後第二天就應照常刷牙,否則會由於進餐次數增加,食物殘渣破壞牙釉質,引發齲齒、牙周炎等。 六、了解惡露的變化 1、血性惡露:產後1周內 2、漿性惡露:產後1~2周 3、白色惡露:產後2周後,可持續2~3周 惡露有下列情況需要看醫生:血性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惡露有異味;伴腹痛或發熱 七、產後月經恢復與避孕 恢復月經時間:個別人4~6周,多數6個月;恢復排卵時間:40%在月經恢復前1個月,哺乳有推遲月經恢復的作用,但不能幫助避孕;產後適宜的避孕措施:避孕套、宮內節育器 八、產後性生活 順產應在經過產後檢查以後、剖腹產要3個月後開始性生活,應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雙方應互相體諒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米酒、麻油、姜這三種材料是最主要的。
【米酒】可提供熱量、溫熱體質、促進血液循環,但會抑制子宮收縮,產後一周內應避免食用。
【麻油】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提供熱量外也促進子宮收縮。
【生姜】具有健胃、去寒、除濕的功效,可增加新陳代謝、促進食欲。將這三種材料搭配豬肝、腰子、雞肉、魚肉等高蛋白的食材,就可以提供產婦多樣化且有高營養的飲食。
【方法】
1.坊間建議產後第一周食用麻油豬肝,主要目的在於協助產婦破血、補血、養血。
2.第二周食用麻油腰花與中藥材杜仲,是要治療產後的腰酸現象。
3.第三周食用麻油雞則是補血、補氣最佳食譜。
4.麻油雞也可用鲈魚、豬肉來取代,不要用鴨、蝦、蟹等避免產生過敏現象。
5.此時期也不宜完全不吃蔬菜水果,以避免產婦營養不均衡及便秘。原則只要注意不要吃到寒性的蔬果即可,例如:西瓜、香瓜、葡萄柚、椰子、橘子、奇異果、芒果、黃瓜、苦瓜等。
月子期間怎麼吃?
提醒妳其實即使在坐月子期間,也不要忘了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下列是一些適合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提供給產婦們做參考!
【主食類】糙米薏仁飯、五谷雜糧飯、地瓜飯、油飯、紅豆飯、面線等。
【藥膳類】麻油豬肝、麻油腰花、麻油雞、生化湯、杜仲豬腰、藥炖排骨、十全大補雞湯等。
【青菜類】紅鳳菜、地瓜葉、芥藍菜、青木瓜、高麗菜、黃豆芽、油菜、大頭芥菜、四季豆、敏豆、菠菜等。
【水果類】櫻桃、葡萄、蘋果、水蜜桃、桃子、杏子、紅肉木瓜、荔枝、龍眼、蓮霧、榴蓮等。
【點心類】紅豆湯、糯米粥、油飯、酒釀加蛋、芝麻糊、紅豆薏仁湯、紅棗蓮子湯、八寶粥、桂圓糯米粥、黑糖地瓜姜湯等。 乳汁的多少,既受內分泌激素的控制,也取決於乳房組織本身的發育狀況,這都屬於先天條件。 除此之外,要維持足夠的奶量,產婦還須注意的是哺乳期內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空氣,起居飲食要有規律,生活節奏不要過於緊張。 另外,適當增加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類、蛋類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要喝易發奶的湯水,如雞湯、豬蹄湯、鲫魚湯等,都會使奶量增多。 三是保持精神愉快,消除憂慮。哺乳期婦女,遇到緊急事情以後,奶水會立即減少,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各種憂慮。 四是要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有規律地讓嬰兒吸吮乳頭,能反射性地促進乳腺分泌,維持充足的乳量。 五是每次哺乳一定要把乳房吸空。若乳汁過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完,可以用吸乳器把多余的奶吸出。每次乳汁吸得越干淨,越有利於下次乳汁的分泌。 六是當產後初期發現乳汁分泌過多時,要及早請醫生診治,切不可任其發展下去。由此可見,一般哺乳母親在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