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後的胸部怎麼樣豐起來 了解鈣的重要性,補鈣才會有動力.特別提醒:枕禿不能成為缺鈣的唯一指針.因為枕禿可能與頭發生長周期、寶寶經常臥位睡覺與枕頭摩擦有關。所以,媽媽需要關注的還是汗多所致的枕禿。 “鈣”功不可沒:促進骨骼和牙齒生長.骨骼和牙齒中所含的鈣量,占體內鈣總量的99%。只有維持正常生理水平的鈣濃度(醫學稱鈣代謝的平衡),才能保證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一旦鈣質不足,骨骼不僅生長速度減慢,而且變得易碎、不夠堅固,成年後還因此易患骨質疏松症;缺鈣還會影響牙齒及牙龈的健康發育,寶寶不僅出牙晚,並且會增大日後患蛀牙的可能性。調節生理過程:鈣在人體生理代謝中,擔負著信使的重任,幾乎參與所有細胞活動,如調節神經、肌肉正常興奮性,催化多種生化反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參與凝血過程,維持細胞膜功能等作用。寶寶缺鈣有跡象 缺鈣的表現多種多樣,以下是提示寶寶缺鈣的跡象,媽媽可要認真學習喲! 出汗 寶寶出汗特別多,與氣溫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 寶寶會因汗多而頭癢,躺著時喜歡摩擦頭部止癢,久而久之,後腦勺處的頭發變得稀疏,典型表現為頭發磨光,形成枕禿圈。 煩躁 寶寶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脾氣怪等。 睡眠不安 寶寶不易入睡,易驚醒、夜驚、早醒,醒後哭鬧難止。 出牙晚 出牙早晚的個體差異很大,1周歲以前出牙都屬正常,以4~8個月出牙最為常見。如果1周歲後,寶寶尚未長出第一顆乳牙,就是一種病理現象,常因缺鈣或其他原因引起,應及時诘醫生診治。 前囪門閉合晚 正常情況下寶寶1歲半前囟門司合,“缺鈣”的寶寶則前囟門寬大,閉合延遲。 其他骨骼異常表現 囟門閉合遲緩:前囟門寬大,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方顱:前額高高突起。 雞胸:胸骨發育異常,向前凸起。 肋骨串珠:胸部肋骨上有像算盤珠子一樣的隆起,常壓迫肺部,使寶寶通氣不暢,易患氣管炎、肺炎。 “x”型或“o”型腿:下肢較短,兩腿向內或向外彎曲。 免疫功能差 缺鈣的寶寶免疫功能會相應下降,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等疾病。 鈣劑與牛奶、豆漿、果汁、菜汁、米湯等同服用時,會使鈣的吸收率下降。鈣劑最好單獨服。 甜飲料中大多含有酸性鹽,易與鈣結合成不溶性鈣鹽,會妨礙鈣的吸收,需要嚴格控制寶寶飲用甜飲料的量。 盡量少給寶寶吃富含植酸和草酸的食物,因為植酸和草酸會與鈣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鈣和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 富含植酸的食物:大米、白面、黃豆等 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苋菜、竹筍等 促進鈣吸收的飲食 維生素d又稱“陽光維生素”,是影響鈣吸收最重要的因素,能增進腸道對鈣的吸收。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蛋黃、動物肝、奶制品、魚肝油等。 牛奶、豆漿、粗糧制品、紫菜、蝦皮等食品中含鈣量高,鈣吸收率也高,同時含有其他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寶寶身體發育有益。 酸性食物使鈣保持溶解狀態,有利於鈣的吸收利 酸性食物的來源:食醋、酸味水果、肉類、蛋類。 日記讓補鈣更有保障 補鈣日記除了記錄寶寶每天鈣的攝入量外,更主要的是記錄補充維生素d的量(即魚肝油)。食物中鈣的吸收要靠維生素d幫忙,機體內維生素d如果不夠,補充的鈣劑很容易被機體排掉,除鈣源浪費外,還會增加胃腸負擔,甚至增加便秘機會。 維生素d攝入不能多 過多補充維生素d會中毒。寶寶每天需要維生素d4d0~800單位,考慮到陽光照射皮膚產生一定量維生d,在生長發育迅速期,寶寶需要補充魚肝油,以保證食物中鈣的有效吸收。寶寶出生後2~4周,就要補充維生素d,預防“缺鈣”了。每天維生素d劑量推薦400~800國際單位為宜,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如果2歲時正好是冬天,則延長到冬天結束,在補充維生素d時同步加些鈣劑。 3歲以後的寶寶每天可以從食物中獲得300~500毫克的鈣,如果寶寶早晚各喝牛奶250~300毫升,就不必額外補充鈣劑了。怎樣補鈣才達標 寶寶只要生長發育達標,情緒、食欲、睡眠均好,沒有“缺鈣”的跡象,寶寶的補鈣就達標了。母乳喂養的寶寶 雖然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只有34毫克(而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合適(2:1),母乳中的鈣更易吸收,所以提倡母乳喂養。 當寶寶每天魚肝油需要量充足時,1歲以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即使這樣也需額外補鈣。 補鈣計劃 6個月內的寶寶:如果媽媽在哺乳期間鈣劑充足,每天補充碳酸鈣咀嚼片2片,母乳中鈣量就提高,寶寶可以不用額外補充鈣劑。 6個月~1歲的寶寶:每天需額外補充100~300毫克的鈣元素。如愛爾鈣半包~1包或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半包~1包,兩者每包含乳酸鈣5克,其中可利用鈣元素為13%,除去溶解後丟失和腸道吸收時的損失,每包鈣劑寶寶可大約利用300毫克左右的鈣元素,半包就意味著提供75~150毫克左右的鈣元素。 人工或混合喂養的寶寶 鈣劑的補充量根據寶寶每天喝入的奶量而定,由於牛乳中鈣和磷的比例不合適,因此仍要額外補充鈣。一般說來,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寶寶全天可以從食物中得到300~400毫克的鈣,也需要額外補充鈣。 補鈣計劃 6個月以下:寶寶每天額外補充150毫克左右的鈣元素,建議每天吃愛爾鈣半包~1包或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半包~1包。其他鈣劑按此類推。 6個月以上:寶寶每天額外補充200~300毫克鈣元素,建議每天吃愛爾鈣1~2包或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1~2包。其他鈣劑按此類推。 斷奶期的寶寶 無論采取何種喂養方式,寶寶1歲左右都要斷奶了。由於斷奶,寶寶每天的奶量大大減少,而生長發育對鈣需要量卻增加,所以要多吃含鈣食品。 補鈣計劃 1、每天補充魚肝油400~500國際單位。 2、多曬太陽。 3、選擇含碳酸鈣的咀嚼片補充比較合適。碳酸鈣含可利用鈣元素達40%,每天1~2片迪巧或凱思立d,可以得到鈣元素250~500毫克,寶寶每天從食物中還能得到300~500毫克鈣,這樣就滿足了身體的需要。寶寶如果每日服用維生素d2萬~5萬單位,1~3個月後就會發生維生素d中毒了。 維生素d中毒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頑固性便秘、腹痛、骨痛、尿頻、血尿、尿結石等;還會出現精神不振、嗜睡、表情淡漠及幻覺等精神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維生素d中毒,你不必緊張,處理方法是立即停服各種維生素d制劑和鈣劑,等中毒症狀完全消失後(一般需要1~3個月),然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每天400國際單位。很多人以為動物骨頭裡的鈣含量高,喜歡用慢火炖湯來補鈣。其實骨頭湯裡含鈣量並不高,反而是湯裡的脂肪含量高,脂肪與鈣結合成皂化物,又會妨礙鈣的吸收與利用。再說,動物骨頭裡的鈣很難溶解出來,因此用骨頭湯補鈣不可行。 夏天讓寶寶曬太陽時間過長,更容易引起鈣質損失。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寶寶體內維生素d合成,使未鈣化的骨骼加速鈣化,加上天氣熱,寶寶胃口下降,從食物中獲取鈣質的機會大打折扣,從而造成血鈣偏低的可能。 事實上,讓寶寶曬太陽本身並不在於補鈣,而是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會促進鈣吸收。夏天陽光強烈,不建議寶寶曬太陽時間過長,只要每天早晨或下午到戶外玩個把小時即可,不要像冬天那樣整天對著太陽曬。 了解鈣的重要性,補鈣才會有動力.特別提醒:枕禿不能成為缺鈣的唯一指針.因為枕禿可能與頭發生長周期、寶寶經常臥位睡覺與枕頭摩擦有關。所以,媽媽需要關注的還是汗多所致的枕禿。“鈣”功不可沒:促進骨骼和牙齒生長.骨骼和牙齒中所含的鈣量,占體內鈣總量的99%。只有維持正常生理水平的鈣濃度(醫學稱鈣代謝的平衡),才能保證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一旦鈣質不足,骨骼不僅生長速度減慢,而且變得易碎、不夠堅固,成年後還因此易患骨質疏松症;缺鈣還會影響牙齒及牙龈的健康發育,寶寶不僅出牙晚,並且會增大日後患蛀牙的可能性。調節生理過程:鈣在人體生理代謝中,擔負著信使的重任,幾乎參與所有細胞活動,如調節神經、肌肉正常興奮性,催化多種生化反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參與凝血過程,維持細胞膜功能等作用。寶寶缺鈣有跡象 缺鈣的表現多種多樣,以下是提示寶寶缺鈣的跡象,媽媽可要認真學習喲! 出汗 寶寶出汗特別多,與氣溫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 寶寶會因汗多而頭癢,躺著時喜歡摩擦頭部止癢,久而久之,後腦勺處的頭發變得稀疏,典型表現為頭發磨光,形成枕禿圈。 煩躁 寶寶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脾氣怪等。 睡眠不安 寶寶不易入睡,易驚醒、夜驚、早醒,醒後哭鬧難止。 出牙晚 出牙早晚的個體差異很大,1周歲以前出牙都屬正常,以4~8個月出牙最為常見。如果1周歲後,寶寶尚未長出第一顆乳牙,就是一種病理現象,常因缺鈣或其他原因引起,應及時诘醫生診治。 前囪門閉合晚 正常情況下寶寶1歲半前囟門司合,“缺鈣”的寶寶則前囟門寬大,閉合延遲。 其他骨骼異常表現 囟門閉合遲緩:前囟門寬大,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方顱:前額高高突起。 雞胸:胸骨發育異常,向前凸起。 肋骨串珠:胸部肋骨上有像算盤珠子一樣的隆起,常壓迫肺部,使寶寶通氣不暢,易患氣管炎、肺炎。 “x”型或“o”型腿:下肢較短,兩腿向內或向外彎曲。 免疫功能差 缺鈣的寶寶免疫功能會相應下降,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等疾病。  鈣劑與牛奶、豆漿、果汁、菜汁、米湯等同服用時,會使鈣的吸收率下降。鈣劑最好單獨服。 甜飲料中大多含有酸性鹽,易與鈣結合成不溶性鈣鹽,會妨礙鈣的吸收,需要嚴格控制寶寶飲用甜飲料的量。 盡量少給寶寶吃富含植酸和草酸的食物,因為植酸和草酸會與鈣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鈣和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 富含植酸的食物:大米、白面、黃豆等 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苋菜、竹筍等 促進鈣吸收的飲食 維生素d又稱“陽光維生素”,是影響鈣吸收最重要的因素,能增進腸道對鈣的吸收。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蛋黃、動物肝、奶制品、魚肝油等。 牛奶、豆漿、粗糧制品、紫菜、蝦皮等食品中含鈣量高,鈣吸收率也高,同時含有其他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寶寶身體發育有益。 酸性食物使鈣保持溶解狀態,有利於鈣的吸收利 酸性食物的來源:食醋、酸味水果、肉類、蛋類。日記讓補鈣更有保障 補鈣日記除了記錄寶寶每天鈣的攝入量外,更主要的是記錄補充維生素d的量(即魚肝油)。食物中鈣的吸收要靠維生素d幫忙,機體內維生素d如果不夠,補充的鈣劑很容易被機體排掉,除鈣源浪費外,還會增加胃腸負擔,甚至增加便秘機會。 維生素d攝入不能多 過多補充維生素d會中毒。寶寶每天需要維生素d4d0~800單位,考慮到陽光照射皮膚產生一定量維生d,在生長發育迅速期,寶寶需要補充魚肝油,以保證食物中鈣的有效吸收。寶寶出生後2~4周,[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