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減少44.6%有毒發酵產物和40.9%有害細菌毒素的產生。從而減少有毒代謝物引起的熱氣或上火、口臭、口苦等現象。同時減輕肝髒的解毒負擔,起到保護肝髒的作用。
3.營養作用。在腸道內可以自然合成維生素b1、b2、b6、b12、煙酸及葉酸,從而提高人體新陳代謝水平,改善腸道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
4.促進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在大腸內被細菌發酵生成l-乳酸,可以溶解鈣、鎂、鐵等礦物質,促進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實驗證實,黃金雙歧因子糖促進鈣的吸收率達70.8%。因此,黃金雙歧因子糖可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5.防止便秘。黃金雙歧因子糖在腸道內通過雙歧桿菌發酵,會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這種脂肪酸能夠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濕潤度並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從而防止便秘的產生。在人體試驗中,每天攝入5克的黃金雙歧因子糖,一周之內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
6.防止齲齒。黃金雙歧因子糖不能被突變鏈球菌利用生成不溶性葡聚糖而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積、產酸和腐蝕的產所,因此,可以防止齲齒。
7.美容作用。黃金雙歧因子糖在腸道內減少毒性代謝產物的生成,同時迅速將毒性代謝產物排出體外,排除腸道內的宿便,即給“腸子洗個澡”,減少毒性代謝物對皮膚的損傷,可以防止面瘡、青春痘、黑斑、雀斑、老人斑,使皮膚亮麗,起到排毒養顏的作用。
8.降低血脂。人體試驗證實,攝入黃金雙歧因子糖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每天攝入6-12克黃金雙歧因子糖,持續2周至3個月,總血清膽固醇可降低20-50dl。 如是喂母乳的話則是大人吃的口味太重過熱了,如是喂奶粉的話就是奶粉熱了,要給嬰兒喝些開水和開口茶,其實現在的人都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喝奶了就不用喂開水,其實那是不行了 治療 有原發病者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呆小病等)。治療單純性便秘的根本在於改善飲食內容,多補充水份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時訓練排便習慣。藥物治療只在必要時臨時使用。
1.人乳喂養嬰兒的飲食矯正
人乳喂養嬰兒較少發生便秘。如果發生,除喂人乳外,加用潤腸輔食,如加糖的菜水或桔子汁(應用新鮮桔子擠汁,市售瓶裝桔汁開瓶後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紅棗水。4個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母乳不足時,可加1~2次加8%糖的牛乳。蜂蜜水每日60~90ml,也有幫助。
2.人工喂養嬰兒的飲食矯正
人工喂養兒較易便秘,但如合理加糖及輔食,可避免便秘。如果發生,可將牛乳加糖增至8%,並可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菠蘿汁、棗汁以及其他煮水果汁),以刺激腸蠕動。較大嬰兒,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類等輔食。再大一些可加較粗的谷類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等制成粥。在1~2周歲,如已加了各種輔食,每日牛奶量500ml即夠,可多吃粗糧食品、紅薯、胡蘿卜及蔬菜。有條件者可加瓊脂果凍。營養不良小兒便秘,要注意補充營養,逐漸增加入量,營養情況好轉後,腹肌、腸肌增長、張力增加,排便自然逐漸通順。
不要給嬰兒喂菜湯(優因培注)
不少家長給嬰兒喂菜湯以治療便秘又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往往事與願違。
維生素c怕光更怕熱,在100攝氏度的水中煮3分鐘半會別破壞50%以上,在菜湯的冷卻過程中,維生素c仍然在不斷地被氧化、破壞。因此,菜湯中維生素c含量並不多。相反,蔬菜中含有較多的植酸和草酸,它們都會溶解在菜湯中,與食物中的各種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成不溶於水的植酸鹽和草酸鹽,從而阻礙這些必需元素的吸收。久而久之,會造成這些必需元素的缺乏。
3.訓練習慣
排大便是反射性運動,小兒經過訓練能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一般三個月以上嬰兒可開始訓練,清晨喂奶後由成人兩手扶持,或坐盆或排便小椅,連續按時執行半至一個月即可養成習慣。養成後不要隨意改動時間。對年長兒慢性便秘,除鼓勵其多運動、多進纖維多的食物外,亦應使其按時通便,養成良好習慣。
4.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慢性便秘多系津虧腸燥所致,治以滋陰潤腸法。輕者可用單味郁李仁,每次嚼服3~5粒,每日1~2次,或隔日服。較重者常用三仁丸(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各等量做密丸,每丸3g)每次1丸,每日1~2次,年幼者減半。年長兒可服麻仁滋脾丸,每日1~2丸,通便後停服。
5.其他療法
幼兒可在每晚睡前服鎂乳每次0.5~1ml/kg,或液狀石蠟每次0.5ml/kg,也可二藥制成合劑使用,可免單用石蠟油易自肛門漏出。以上藥物可連用3~5日,同時次晨訓練大便。為免吸入,嬰兒不用石蠟油。兒童還可用酚酞每次3mg/kg,睡前服。急性便秘或糞塊嵌塞,可用開塞露(甘油和山梨醇制劑)5~10ml注入肛內,刺激直腸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條插入嬰兒肛門通便,也可用小指戴像皮手套蘸少量石蠟油或凡士林,插入肛門通便。灌腸的方法刺激強,易養成習慣,非特殊需要時不采用 嬰幼兒便秘概述 便秘指大便干硬,隔時較久,有時排便困難。單純性便秘多因結腸吸收水分電解質增多引起。嬰幼兒便秘大多是由於飲食原因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有些孩子是由於使用過一些抗菌素導致菌群失調。 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大便干燥。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澱粉),則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後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松馳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後,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裡的糞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狀更加嚴重。 人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較人工喂養兒少。如果出現便秘,可在人乳喂養的同時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菠蘿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目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便秘已經不多了,主要是營養過剩和食物搭配不當導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營養,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量很高,而蔬菜相對較少。當今兒童食品工業飛速發展,許多高級的兒童食品都是些精細糧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兒很少吃粗纖維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導致便秘。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發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幾種簡便方法: 1、按摩法:右手四指並攏,在孩子的臍擊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鹹蘿卜條通便法:將蘿卜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後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4、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便秘應對手冊 進入夏季後天氣炎熱,動不動就躥到了三十攝氏度。這麼熱的天氣,拉不出便便可真是要命,這不,最近被便秘煩惱困擾的寶寶還確實不少。小寶寶一排便便就滿頭大汗,臉蛋憋得通紅通紅的,大人只好在旁邊看著干著急,恨不得自己替寶寶拉了。 便秘不是一個小問題,它關系到寶寶的腸胃功能、營養吸收、健康發育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能小視它,任其發展。 幫助寶寶消除便秘,找出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是關鍵。我們將寶寶常見的便秘原因歸納為三類,幫助媽媽們減少做無用功的可能,對症下"藥"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飲食不良是引起寶寶便秘的首要原因。很多媽媽不注意寶寶飲食的合理搭配,只會關注什麼是寶寶喜愛吃的,或是自己認為有營養的食物,而忽視了寶寶營養的全面攝入。當便秘悄悄地降臨到寶寶頭上時,很多媽媽還依然不明白為什麼。 原因解析: 一、營養攝入不平衡。小寶寶的營養很大部分都來自於母乳。如果媽媽喜歡吃一些辛辣、油炸等易上火,強刺激的食物,就極易使寶寶的腸道內積熱,導致腸道干澀、燥結形成便秘。同時,若寶寶的固體食物都是大魚大肉,而蔬菜、水果類很少的話,也會因為蛋白質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而導致便便干燥。便便干燥的話,寶寶就會因為疼痛而不願意解,惡性循環後排便次數就更加少了。 二、食物種類過於精細。現在市面上的兒童食品越來越精細,缺少渣滓,寶寶吃多了這些食品,雖然很容易消化,但卻不利於腸胃的蠕動,久而久之腸道的蠕動功能減退了,也會引起寶寶便秘。 三、缺水。低齡的小寶寶經常因為母乳不足而造成缺水型便秘,大一點寶寶則因為喜歡喝各種甜味飲料、碳酸飲料,而導致每天攝入水分不足,腸道干燥,引起便秘。 對策與護理: 因飲食不良引起的便秘的寶寶,消除便秘的對策當然就是調理飲食了。寶寶合理的飲食搭配不僅可以有效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已有的便秘也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媽媽給寶寶搭配的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盡量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膩,另外可多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時還可以多給寶寶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小點心,這些纖維素能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還可增加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促進腸道蠕動,使便便易於排出。媽媽們平時應注意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如果寶寶不喜歡開水也可以適當地加入些蜂蜜、橘子汁,千萬不要用飲料代替。 如果寶寶有便便的感覺,但排便困難的話,媽媽可以將開塞露注入寶寶的肛門,以刺激腸壁,或者是用鉛筆粗細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刺激寶寶的肛門引起排便。同時,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也可以在遵照醫囑的前提下,讓寶寶適當飲用。 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積極有意義的鍛煉,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生物鐘不但有利於寶寶較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而且也會使寶寶的體質更強、更健康。 小兒便秘食療方熱結便秘大便干結難解,口干,口臭,臉紅,腹脹痛,小便黃短,舌紅,苔黃干,脈滑數。治法:清熱潤腸。(1)馬蹄海蜇湯: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飲用。(2)香蕉煮冰糖:香蕉2條,冰糖適量,加水煮湯食。(3)菠菜湯:菠菜150克,麻油適量,將菠菜煮熟,加鹽調味,用麻油拌食。(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勻,每日早晚空腹飲。(5)沙葛汁:沙葛去皮,搗爛絞汁,蜂蜜適量。用涼開水沖服。(6)大黃泡水:大黃3~5克,放入杯內,用沸水(約半杯)泡15分鐘,加入蜂蜜少許服用。適用熱結較甚。但不宜長期服用。氣虛便秘大便不一定干結,雖有便意,即無力努掙,掙則汗出氣短,面色蒼白,神疲懶言,舌質淡,苔白,脈虛。治法:益氣潤下。(1)紅薯蘸蜂蜜: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