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豆腐可以有幾種煮法正文

豆腐可以有幾種煮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豆腐可以有幾種煮法
 
紅燒豆腐麻辣豆腐清蒸豆腐涼拌豆腐==
 
豆腐是人們公認的有益食品,而且味道清淡,正是做清淡菜的好材料。但為了過得了節日要喜慶的一關,烹制的時候不妨用濃郁的肉汁、海鮮來調味,使得它既清淡,又好味。
推薦菜式①:雞湯蟹粉焖豆腐
做法:肉蟹一只,豆腐兩塊,鹹蛋黃2只,雞湯200克,花雕、陳醋、生粉少許。把肉蟹拆成蟹粉,豆腐切成小方塊,再用鹽、糖焖制。
點評:有雞湯汁醬在,豆腐不容易碎,菜成之後,一勺豆腐一勺湯,清吃、拌飯都相當可口。金黃的顏色,讓菜式顯得夠氣派。
推薦菜式②:泰汁咕噜豆腐
做法:豆腐2塊,雞蛋一只,涼瓜一條,面粉250克。豆腐切成八小塊,炸過以後,用酸甜帶辣的泰汁調味。
點評:酸甜、辣味都是讓人開胃的口味,豆腐炸過以後香口,但容易上火,所以特意把涼瓜拌在汁醬中。

冷豆腐用料:
絹豆腐1盒250克、紅綠海草少許配料:柴魚絲5克、蔥5克、海苔絲少許、生姜泥5克、冷豆腐醬油
冷豆腐做法:
1、將豆腐切成若干塊、放入淨水、再放入幾根紅綠海草點綴。
2、上桌時將冰塊放入淨水中,以保持豆腐的溫度。
吃法:在小碗中盛入特制冷豆腐醬油,用漏勺將豆腐舀入醬油中,再根據個人口味將柴魚絲、蔥、海苔、生姜泥適量放入,即可享受到味道鮮美、清清爽爽的豆腐美味

翡翠豆腐
【原料】
豆腐250克,莴苣250克,生姜15克,味精1克,精鹽5克
【制作過程】
1、莴苣洗淨後,切4厘米長片,生姜切絲,豆腐切1厘米厚塊;
2、油熱後,放姜爆炒出香味後,加半碗水即放莴苣,立刻加蓋2分鐘後打開,再放入豆腐加味精和精鹽,然後輕輕翻炒幾下即可。

戀愛豆腐果
貴陽小吃中久負盛名的一種。豆腐先經鹼水洗泡發酵,然後切成長方形小塊,用無味的柏木鋸面作燃料,烤至兩面發黃,食用時用薄竹片將豆腐當腰剖開,添進由胡辣椒、生姜米、點蔥、蒜泥、醬油、醋、味精等調制而成的佐料,趁熱吃下,鹹辣爽滑、滿口噴香。現經營豆腐果的攤子遍布貴陽大街小巷,隨處可嘗到。

原料:
酸湯豆腐500克,折耳根150克。
調料:
煳辣椒粉、醬油、鹽、味精、麻油、苦蒜、木姜子、花椒粉、姜米、蔥花、鹼水等適量。
制作方法:
烤。豆腐切成5厘米寬、7厘米長、3厘米厚的長方塊,用鹼水浸泡一下,拿出放在竹籃子裡,用濕布蓋起發酵12小時以上。再將折耳根、苦蒜切碎,裝入碗中加醬油、味精、麻油、花椒粉、煳辣椒粉、姜術、蔥花拌勻成佐料待用。將發酵好的豆腐排放在專制的木炭渣鐵灶上烘烤,烤至豆腐兩面皮黃內嫩、松泡鼓脹後用竹片劃破側面成口,舀入拌好的佐料即成。
風味特色:
表面微黃,辣香嫩燙,開胃生津。
技術要領:
豆腐發酵時間不能過長,用手觸摸有粘性感覺即可。

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對,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醬35克,味精3.5克,骨頭湯10克,紅油15克,花椒粉0.5克,濕澱粉30克,蔥2根,姜10克,蒜頭2瓣。
制法: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裝入容器內,倒入1000克開水,浸泡10分鐘左右,倒入漏勺瀝水。蔥,姜,蒜頭洗淨,切成細末。鍋置旺火上燒熱,加素油50克燒熱,下肉末炒散至轉色,加入蔥姜蒜末,炒出香氣,放入豆瓣辣醬,炒出紅油。豆腐丁下鍋,加入骨頭湯,味精,燒開後用濕澱粉勾芡,淋入50克素油,轉動鍋子,用湯勺輕輕推幾下,淋入紅油,撒上花椒粉,出鍋裝深湯盆上席。
特點:色澤金紅,麻辣味濃,鮮香可口。
關鍵:燙豆腐丁的水要開,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裝盤後不會出水。
 
國家標准規定gb/2009-1-1
一塊標准豆腐的大小應該是長120mm寬90mm高60mm
英文:tofu拼音:dòufǔ
英文名稱是由日文的發音得來的。2000多年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國,而且走向世界。它就象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一樣享譽世界。
說來也許令人難以相信,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的《經濟展望》雜志竟然宣稱;“未來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場潛力的並非是汽車、電視機或電子產品,而是中國的豆腐。”
[編輯本段]豆腐文化
不錯,中國的豆腐——不論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宗教,人人皆可享用。這白白嫩嫩、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價廉物美的豆腐,也引出了一個“豆腐文化”。
豆腐文化中頭一個問題就是豆腐的發源地。中國是確信無疑的豆腐之鄉,它的老家就在安徽淮南。據五代謝綽《宋拾遺錄》載:“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傳其術於世。”南宋大理學家朱熹也曾在《素食詩》中寫道:“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詩末自注:“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豆腐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南北之分,南豆腐軟嫩鮮滑口感好而北豆腐質地較粗糙卻別有風味。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區別
從外觀上看:
南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則相對發黃,比較老。
從制作上看:
南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而北豆腐是用鹽鹵作為凝固劑的。
平時我們去超市裡買的一盒一盒的豆腐,都是南豆腐,水分比較多,也比較嫩,不適合炒菜,但可以用來做湯。飯館裡的小蔥拌豆腐,也都是用的南豆腐。。
而超市裡現做的那種一塊一塊的豆腐,基本上都是北豆腐,看上去比較老,可以用來炒菜。
[編輯本段]豆腐的歷史
淮南王劉安,是西漢高祖劉邦之孫,公元前164年封為淮南王,都邑設於壽春(即今安徽壽縣城關),名揚古今的八公山正在壽春城邊。
劉安雅好道學,欲求長生不老之術,不惜重金廣招方術之士,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晉昌、毛被、左昊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爐,煉仙丹以求壽。他們取山中“珍珠”、“大泉”、“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煉丹不成,豆汁與鹽鹵化合成一片芳香誘人、白白嫩嫩的東西。當地膽大農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於是取名“豆腐”。北山從此更名“八公山”,劉安也於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
自劉安發明豆腐之後,八公山方圓數十裡的廣大村鎮,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之鄉”。
有了豆腐自然會有豆腐菜。八公山人家,甭說一般家庭主婦,就是十四五歲的娃娃也能做出幾樣風味各異的豆腐菜,比如什麼香椿拌豆腐、豆腐雞蛋、辣醬拌豆腐、炒豆腐等等。改革開放以後,八公山街頭的“豆腐館”比比皆是、遠近聞名。他們或煨、或煮、或煎、或炸、或溜……攏絲、雕刻各顯身手,不僅引得本地人常來過把瘾,合肥、蚌埠等相鄰市縣的人們隔三岔五光顧“豆腐宴”,就連德國、英國、日本、荷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也常常雲集八公山下,品嘗“壽桃豆腐”、“琵琶豆腐”、“葡萄豆腐”、“金錢豆腐”等400余款造型逼真、色彩紛呈、鮮美異常、風味獨具的豆腐菜。豆腐文化也逐漸在整個神州大地弘揚。南北朝梁代建康(今南京)人諸葛穎曾著《淮南王食經))130卷,毗鄰淮南的江蘇顯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首先受到豆腐文化的影響。一直到現在,江蘇人還把豆腐、面筋、菌蕈、筍芽列為素菜四大金剛。
宋明以後,豆腐文化更加廣為流傳,許多文人名士也走進傳播者的行列。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善食豆腐,元祐二年至元祐四年任杭州知府期間,曾親自動手制作東坡豆腐。南宋詩人陸游也在自編《渭南文集》中記載了豆腐菜的烹調。更有趣的是清代大臣宋荦關於康熙皇帝與豆腐的一段記載。時值康熙南巡蘇州,皇帝新賜大臣的不是金玉奇玩,而是頗具人情味、鄉土氣的豆腐菜。
隨著豆腐文化的傳播,各地人民依照自己的口味,不斷發展和豐富著豆腐菜的制作方法。流傳至今的有四川東部的“口袋豆腐”,以湯汁乳白、狀若橄榄、質地柔嫩、味道鮮美為特色;成都一帶享譽海內外的“麻婆豆腐”,獨具麻、辣、鮮、嫩、燙五大特點}湖北名食“荷包豆腐”、杭州名菜“煨凍豆腐”、無錫“鏡豆腐”、揚州“雞汁煮干絲”、屯溪“霉豆腐”、以及以豆腐衣為原料的“腐乳糟大腸”等等。當豆腐菜走向更遙遠的邊疆時,獨特風味也就更為豐富。譬如,吉林盛行“素雞豆腐”,色澤美觀,五香味濃;又有“蛤蜊杏仁豆腐”,杏仁止咳潤腸,雪蛤清頭明目,豆腐軟嫩細膩,色澤純潔乳白,菜味甘短期爽口。此外,朝鮮族人民用牛肉、粉條、雞蛋、豆腐制成“梅雲湯”,廣西壯族有名菜“清蒸豆腐圓”,雲南大理白族有“臘味螺豆腐”,香嫩麻辣,臘香撲鼻。而“冰糖螺豆腐”,則為滋陰降火,怡療神經衰弱的民間風味補品……就這樣,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問世於壽縣八公山的豆腐,終於傳遍神州大地,並逐漸形成中國豆腐的八大系列:一為水豆腐,包括質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細嫩的南豆腐;二為半脫水制品,主要有百葉、千張等;三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和炸金絲;四為鹵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和五香豆腐絲;五為熏制品,諸如熏素腸、熏素肚;六為冷凍制品,即凍豆腐;七為干燥制品,比如豆腐皮、油皮;八為發酵制品,包括人們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等。這八類制品中,安徽淮南的八公山嫩豆腐,廣西的桂林白腐乳,浙江紹興腐乳,黑龍江的克東腐乳,廣東的三邊腐竹,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湖北武漢的臭干子等,均已成為名馳中外的豆腐精品。
2000多年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國,而且走向世界。
說起這段歷史,就要提起唐代大和尚鑒真。天寶12年(公元757年),鑒真東渡日本,帶去了豆腐制作方法。至今日本的豆腐包裝袋上還有“唐傳豆腐干黃檗山御前淮南堂制”的字樣,而且許多豆腐菜譜直接采用漢名。如“元月夫妻豆腐”、“二月理寶豆腐”、“三月炸丸豆腐”、“四月烤串豆腐”、“五月團魚豆腐”等等。
繼日本之後,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周邊國家也從中國學到了豆腐制作技藝。以後隨著大批華人外行的足跡,中國豆腐走到了西歐、北美,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了大豆食品的生產與銷售。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人民也以自己的智慧與習俗豐富著豆腐文化。比如東鄰日本以天然色素為原料,生產出紅、藍、綠七彩豆腐;朝鮮人民根據本地資源,制作了風味各異的豆腐湯:豆醬豆腐湯、哈蜊豆腐湯、明太魚豆腐湯等等;印尼人普遍愛吃“醬拌炸豆腐”;緬甸人越南人則創制了頗具東南亞風格的“醬拌蛋花豆腐”、“什錦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風行的“肉骨茶”,其實也是豆腐菜肴中的一種。在美國,商人們則把豆腐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快餐食品,諸如豆腐色拉、豆腐漢堡包、豆腐冰淇淋、豆腐烤鴨、豆腐結婚蛋糕等等,在市場上十分暢銷。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飲食營養科學界興起一股引人矚目的“豆腐熱”,高蛋白、低脂肪的豆腐食品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成為科學界一致推崇的美味保健的營養佳品。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饪原料之一。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編輯本段]豆腐的壞處
問題1: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問題2:促使腎功能衰退: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髒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髒排洩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髒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問題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美國醫學專家指出,

[1] [2] [3] 下一页

牛腩是什麼東西?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