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持續高燒不退怎麼辦?正文

持續高燒不退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均可使孩子出現頭痛症狀,且大多隨熱度的下降,頭痛逐漸緩解。
藥物因素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a,可引起孩子發生顱內高壓而出現頭痛。而長期應用皮質激素後,如突然停藥,亦可誘發頭痛。
精神因素孩子在學習較為緊張和睡眠不足時,可引起頭痛發作。如經常長時間看電視,由於射線、色彩、聲音或故事情節等對大腦的刺激作用,孩子亦可發生頭痛。此類頭痛多不伴有其他異常表現,且睡覺後即可緩解。
 
)飲食療法:
①貝母粥;先以粳米100g和砂糖適量煮粥,待粥成時,調入川貝母粉末5~10g,再煮二、三沸即可,上、下午溫熱分食。用於咳嗽咯吐粘痰不爽者。
②竹瀝粥:粳米50g煮粥,待粥將成時,兌入竹瀝50~100ml,稍煮即可,早晚或上下午溫熱分食。用於咯吐膿痰或間有神志欠清者。
③蘇子粥:蘇子15~20g,搗爛如泥,用水煮取濃汁,去渣,入粳米50~100g,冰糖適量,同煮成粥,早晚溫熱服食。用於咳嗽氣喘者。
④大蒜粥;紫皮大蒜30g,去皮,將蒜放沸水中煮10分鐘後撈出,然後將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粥內,同煮片刻即成,早晚溫熱服食。用於肺炎霉菌感染者。
⑤銀杏石葦炖冰糖:白果20粒,去殼、衣、搗破,與石葦30g同放瓦鍋中,加水2碗,煮至1碗,去渣,入冰糖15g,溶化,飲服。用於咳嗽、咯痰、氣喘者。
⑥百合糖水:百合60~100g,加糖適量,水煎,飲食。
⑦川貝雪梨煲豬肺:川貝10g,雪梨2個,豬肺250g,雪梨去皮切塊,豬肺切塊漂去泡沫,與川貝同放入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慢火熬煮3小時後服食。用於陰虛痰熱者。
⑧山藥粥:干山藥片45~60g(或鮮山藥100~120g)粳米100~150g,同者粥,早晚溫熱服食。用於氣虛痰濁者。

2)單方驗方:
①魚腥草、鴨跖草、半枝蓮各30g,水煎服,每日1至2劑。用於肺熱證。
②穿心蓮、十大功勞各15g,橘皮6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用於痰熱證。
③蚤休、敗醬草、大青葉、矮茶風各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用於肺熱證。
④魚腥草30g,桔梗15g,生石膏60g,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痰熱證。
⑤肉桂、丁香、川烏、草烏、乳香、沒藥、紅花、當歸、川芎、赤芍、透骨草,做成10%油膏敷背,每2日1次。用於肺炎吸收消散期。

3)針灸療法:
體針:常用穴為肺俞、膈俞、尺澤、魚際、太淵、內關。配用穴為大椎、曲池、合谷、孔最、委中、太溪、三陰交、十二井、膏肓俞。病情進展期,每日針2次,瀉法,留針30分鐘。恢復期,每日針1次,平補平瀉。
水針:取肺俞、風門、曲池、豐隆。用青霉素40萬單位/2ml(先皮試)合鏈霉素0.125g/2ml,每穴各注0.5ml,每日1~2次。亦可采用其它肌肉注射用抗菌素或抗菌中藥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4)預防調養:
①平時注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隨時更換衣著,體虛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風散之類藥物,預防發生外感。
②戒除吸煙,避免吸入粉塵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③進食或喂食時,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細嚼慢咽,避免邊吃邊說,交食物嗆吸入肺。
細菌感染的免疫預防

人工免疫包括人工主動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和人工被動免疫(artificialpassiveimmunization)(表7-3),是預防細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人工主動免疫方法通常稱為預防接種(prophylacticinoculation)或疫苗接種(vaccination)。人工被動免疫主要用於急性傳染病的治療或緊急預防。

表7-3 人工主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的比較

區別要點
人工主動免疫
人工被動免疫

免疫物質
抗原
抗體或細胞因子等

免疫出現時間
慢(數天~4周)
快(立即)

免疫維持時間
長(數月~數年)
短(2~3周)

主要用途
預防
治療或緊急預防


一、人工主動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是將疫苗(vaccine)接種於人體,使之產生獲得性免疫力的一種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疫苗接種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傳統的疫苗主要有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和類毒素,但對於某些抗原性弱且易於發生免疫逃避的病原體,傳統疫苗往往難以獲得有效的免疫應答及保護性。對於一些免疫保護機制不清、可能誘導免疫病理反應和不易培養的病原體,則難以用傳統方法生產疫苗。

現代疫苗學的發展策略主要有:①將病原微生物保護性抗原基因克隆到合適的載體,再導入適宜的表達系統中表達,制成亞單位疫苗;②選擇缺失基因的減毒病原體(如卡介苗)、非致病性病毒(如腺病毒、金絲雀痘病毒)或人體生理性細菌(如乳桿菌)等作為載體,插入致病菌抗原基因或導入攜帶致病菌抗原基因的重組質粒,構建成活載體疫苗,高效表達目的抗原以刺激宿主免疫系統;③預防多種疾病、接種次數少的多價抗原聯合疫苗;④利用質粒dna誘導免疫應答的核酸疫苗;⑤疫苗的免疫增強物及對免疫系統的調節;⑥特定免疫原或免疫調節劑投遞的新型微粒載體系統。因此,疫苗的形式從過去較單一的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發展到現代的基因工程重組蛋白質疫苗、化學合成多肽疫苗(包括表位疫苗)及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疫苗的功能從預防發展到預防與治療。疫苗總的發展趨勢是增強免疫效果,簡化接種程序。

(一)滅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

選用免疫原性強的病原體,經人工大量培養後,用理化方法殺死,但仍保留抗原性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稱之為滅活疫苗。常用的滅活疫苗有百日咳、傷寒、霍亂、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q熱、鼠疫等疫苗。滅活疫苗制造工藝相對簡單,免疫原性穩定性高,易於制備多價疫苗,疫苗安全性高,易於保存,一般4℃可保存1年左右。缺點主要是:①接種劑量大;②注射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應較大;③免疫維持時間短,需接種多次。為減少接種手續,可將不同種類的死疫苗適當混合組成聯合疫苗,例如傷寒和副傷寒甲、乙混合的三聯疫苗,多個型別鉤端螺旋體組成的多價鉤端螺旋體疫苗等;④滅活疫苗不能模擬病原體在宿主中的自然感染過程,主要刺激宿主產生體液免疫,粘膜免疫和細胞免疫應答不強。

(二)減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

從自然界發掘,或通過人工培育篩選,或通過基因突變或重組,將病原體的毒力降低到足以產生模擬自然發生隱性感染,誘發理想的免疫應答而又不產生臨床症狀的疫苗,稱之為減毒活疫苗。例如,牛結核分枝桿菌在人工培養基上經13年230次傳代後獲得的卡介苗(bcg)。

與滅活疫苗相比,減毒活疫苗的最大優點是:能模擬自然感染過程,誘發全面、穩定、持久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粘膜免疫應答,不需要佐劑;劑量較小,免疫力持久,一般只需接種1次,即可達到預防目的;可采用口服、噴鼻或氣霧途徑免疫,避免一些因注射免疫而引起的局部反應或合並征。活疫苗的缺點是:存在毒力回復突變危險;需冷藏保存,且保存期短,但此不足可用凍干法改進劑型來克服。免疫缺陷者和孕婦一般不宜接受活疫苗接種。

(三)亞單位疫苗(subunitvaccine)

亞單位疫苗是指不含病原體核酸,僅含能誘發宿主產生中和抗體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的疫苗。其突出優點是已除去病原體中不能激發機體保護性免疫和對宿主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顯增強而穩定,可消除減毒活疫苗的回復突變和滅活疫苗的感染性復活作用,對機體引起的不良反應越來越小。亞單位疫苗可分為:

1.非重組的亞單位疫苗 是由單個蛋白或寡糖組成的疫苗,采用化學方法將這些免疫原物質予以抽取、純化。例如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的主要保護性免疫原是莢膜多糖,白喉棒狀桿菌和破傷風梭菌是外毒素;鉤端螺旋體和疏螺旋體是外膜蛋白等。莢膜多糖疫苗的免疫原性較弱,需與佐劑或免疫原性強的抗原(如破傷風類毒素、白喉類毒素)等結合成偶聯疫苗(conjugatevaccine),以增強多糖免疫原的應答反應。細菌外毒素經0.3%~0.4%甲醛處理後,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成為類毒素(toxoid)。加入適量磷酸鋁或氫氧化鋁等吸附型佐劑則成為精制的類毒素。它們在機體內吸收緩慢、能較長時間刺激機體,可以增強免疫效果,誘導機體產生抗毒素。常用的白百破三聯疫苗是將滅活的百日咳鮑特菌與白喉、破傷風兩種類毒素混合而成。優點是不僅可減少接種次數,且百日咳鮑特菌是有效的佐劑,能增強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的免疫效果。

2.基因重組亞單位疫苗 是將病原體保護性抗原基因克隆至載體質粒,在合適的表達系統(如大腸埃希菌、畢氏酵母菌)中獲得高效表達,將免疫原分離純化而制成的疫苗。最成功的是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近年來,以微生物基因組學為平台,應用生物信息學、蛋白組學和體內表達技術(invivoexpressiontechnology)等,預測和尋找致病菌毒力或毒力相關抗原、分泌蛋白抗原和外膜蛋白抗原等,對上述抗原的編碼基因進行高通量表達,再對純化重組蛋白進行體外和體內免疫學分析,篩選出有效的保護性抗原,可大大加快疫苗的研究進程。此外,采用細菌表面展示技術(surfacedisplayinbacteria),將外源性抗原肽或蛋白與細菌表面的細胞壁蛋白或外膜蛋白融合,以正確的構象和方向插入並錨定在細胞壁或外膜表面,可構建成重組亞單位疫苗。

(四)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

核酸疫苗,又稱dna疫苗(dnavaccine)或基因疫苗(genevaccine),是指將病原體保護性抗原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達質粒上,然後直接導入宿主體內,以持續表達目的免疫原,進而誘發保護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新型疫苗。核酸疫苗與傳統疫苗的最大差異在於所使用抗原類型的不同。傳統疫苗一般是滅活或減毒活病原體,或病原體的亞單位蛋白。核酸疫苗僅僅是病原體某種抗原的基因片段,直接在宿主體細胞內完成表達和後加工,可提供與天然構象極為接近的目的蛋白,提呈給宿主免疫系統,與自然感染過程相似。因此,核酸疫苗兼有重組亞單位疫苗的安全性和減毒活疫苗誘導全方位免疫應答的高效力。核酸疫苗可在機體內不斷翻譯表達,較長時間維持較高的蛋白水平,免疫具有連續性,一次接種可獲得長期或終身免疫力。目前,對核酸疫苗的確切作用機制,以及接種人體的安全性等問題正在繼續深入研究之中。

(五)轉基因植物疫苗(plantvaccine)

轉基因植物疫苗,又稱植物疫苗,是指將有效免疫原編碼基因導入植物細胞並在其中表達和積累,人食用已表達目的抗原的轉基因植物後,可誘發宿主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新型疫苗。已嘗試用於多種重組疫苗的研制,有一定的應用前景。轉基因植物生產疫苗有兩種方法:一是建立穩定的整合抗原基因的表達植株,並可通過無性或有性繁殖生產大量的轉基因植物;二是建立瞬時表達植株,如用煙草花葉病毒作為表達載體轉染植物細胞,目的抗原隨病毒在植物細胞內復制增殖而得以高效表達。

(六)治療性疫苗(therapeuticvaccine)

早在20世紀初期,wright等嘗試采用滅活疫苗治療慢性細菌性疾病,如葡萄球菌性皮膚病和慢性淋病,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隨著抗生素的問世和迅速發展,治療性疫苗用於傳染病治療的研究進入低潮。近年來,由於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機制和機體抗感染免疫應答的認識不斷加深,以及耐藥菌感染日益嚴重,治療性疫苗重新受到關注。

預防性疫苗的接種對象是健康人群,一般為微生物的保護性抗原,成分較單純,主要用於免疫預防作用,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睡覺打呼噜是不是病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