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足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為酸性藥物,具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水果和蔬菜中含維生素c較高,如大棗、柑桔、西紅柿等,也可將維生素c溶劑或片劑加入食物中引用 (1)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以提高體內血清鐵的含量,達到治療的目的。含鐵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香菇、木耳以及豆制品類、肉類、禽蛋、動物肝、腎等。 (2)足量的蛋白食物。高蛋白飲食一方面可以觸進鐵的吸收,另一方面也使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必要物質。所以也要選擇含蛋白豐富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 (3)足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為酸性藥物,具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水果和蔬菜中含維生素c較高,如大棗、柑桔、西紅柿等,也可將維生素c溶劑或片劑加入食物中引用 (1)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應注意膳食補充,每日數量以80克左右為宜,可選用動物肝髒、瘦肉類、蛋、奶及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2)適量脂肪攝入,每日以50克左右為宜。脂肪不可攝入過多,否則會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適量碳水化合物,每日400克左右。
(4)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鐵鍋。
(5)膳食中應包括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治貧血有很好效果。
(6)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素食主義等。 確定孩子是否缺鐵和鋅,最好到醫院去,做一下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檢查,看看各項指標是否降低了。
缺鐵的孩子可表現為:臉色發黃、發白,頭發稀少、枯干,精神狀態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判斷孩子是否缺鐵,平時可多注意觀察嘴唇內側和眼皮內側的顏色是否有顯著變化,如果有的話,就要請醫生診斷。缺鋅的孩子可表現為:偏食、厭食,經常患口腔潰瘍,最嚴重的可導致將來孩子的性功能失常等等。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成分,對孩子的發育尤為重要。鐵有許多作用,其中之一就是為制造紅細胞提供原料。紅細胞裡充滿著血紅蛋白,它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有運輸氧氣的功用。人的紅細胞生存期為一百二十天,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紅細胞破壞死亡,這就需要有新的紅細胞來補充,因而也就需要一定量的鐵。這些鐵的來源,一部分可取於破壞的紅細胞,另一部分就需要從食物中獲得。兩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孩子,因牛奶中的含鐵量比人奶少,如不及時添加輔食,就會發生缺鐵,結果使紅稀薄個子小,數量少,裡面的血紅蛋白含量降低,因而出現低血紅蛋白或小細胞性貧血。所以,從二三個月開始,就應該給孩子逐步增添肉類、蛋黃、肝髒、青菜、水果等含鐵多的事物,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還是不少病毒的克星。鋅元素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特別是吞噬病毒細胞的功能。肉類(牛肉、豬肉、肝)、海產品(牡蛎等)、家禽、蛋黃、花生米等的含鋅量豐富,平時應該多食。此外,各種豆類、硬果類以及各種種子亦是較好的含鋅食品,可供選用。
摘自《實用育兒指南》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原則是:①病因治療:盡可能除去引起缺鐵和貧血的原因;②補充足夠量的鐵以供機體合成血紅蛋白,補充體內鐵的貯存量至正常水平。 一、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對糾正貧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復發均有重要意義。 二、鐵劑治療: (一)口服鐵劑:最常用的制劑為硫酸亞鐵,富馬酸鐵(富血酸)。服藥時忌茶,以免鐵被鞣酸沉澱而不能被吸收。 (二)注射鐵劑:一般盡量用口服藥治療,僅在下列情況下才應用注射鐵劑:①腸道對鐵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腸吻合術後、慢性腹瀉、脂肪痢等;②胃腸道疾病可由於口服鐵劑後症狀加重,例如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結腸炎、胃切除後胃腸功能紊亂及妊娠時持續嘔吐等;③口服鐵劑雖經減量而仍有嚴重胃腸道反應。 常用的鐵注射劑有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枸橼酸鐵。 (三)輔助治療:加強營養,增加含鐵豐富的食品。 貧血一般表現為面色萎黃、指甲蒼白、氣短、乏力、心悸、頭發枯黃、頭暈目眩、月經量少色淡等。貧血者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飲食。有益的水果有蘋果、大棗、荔枝、香蕉等。此外還應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益於補養生血。如今,兒童缺鐵性貧血成為除肥胖、近視之外的又一新兒童富貴病。醫生指出,飲食結構不合理、挑食和偏食是導致孩子患上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醫生說,缺鐵性貧血患兒除少數先天性體質影響外,主要原因還和平時飲食、生活習慣有關。
不少孩子喜歡一睡醒後就喝酸奶、吃巧克力,有的孩子一早起來空腹喝冰凍牛奶、吃水果,還
有的家長自己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孩子也因此常常不吃早餐,與父母一起晚睡早起的孩子每天沒有時間好好吃早餐,長此以往也會患上缺鐵性貧血症。
患有缺鐵性貧血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補鐵,可出現體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細胞免疫水平下降等症狀,易誘發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補血為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提高血色素。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豬肝、蛋黃、海帶、雞肝、紫菜、香菇和豆制品等。
動物肝髒:肝髒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較易被人體吸收。如肝泥就很便於兒童食用。
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盡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所以它仍不失為兒童補充鐵的來源之一。
黃豆及其制品:每100克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7%。
芝麻醬: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素,是一種極佳的兒童營養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
醫生提醒說,有些食物中的鐵元素由於植物酸干擾,實際吸收量較低。最符合條件的食物有豬肝、雞鴨血湯、瘦肉、魚蝦等。除此之外,飯前吃一個西紅柿或飲一杯橙汁,能成倍增加對鐵的吸收,而飯前飯後喝茶,則會大大抑制人體吸收鐵。
醫生給出了一款貧血食療方:菠菜枸杞粥,家長可參照學做,舉一反三。
原料: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
制作:將菠菜去雜,連根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碼齊後將菠菜切成小碎段(0.5厘米以內),盛入碗中備用。將粟米、枸杞子淘洗干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粟米酥爛,調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勻,加精鹽、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麻油,攪拌均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養肝腎,補血健脾。對幼兒生長期及青少年貧血患者尤為適宜。 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於改善貧血症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應注意選用。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髒、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富含銅的食物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調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貧血症飲食療法10招 貧血症一般表現為:發色黯淡、頭昏眼花、心悸失眠,甚至月經失調等。此症長期不治,將形成惡性循環,引起免疫力下降,許多疾病也會乘虛而入,健康將受到全面威脅。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貧血症。因此,女性應更加注意日常的飲食保養,以防發生貧血。
1豬血粥
材料:豬血100克,菠菜25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取豬血放入開水中稍煮片刻,撈出切成小塊;再將新鮮菠菜洗淨放入開水中燙3分鐘,撈出切成小段;將豬血塊、菠菜及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粥熟後放入適量食鹽、味精、蔥、姜調味即可。
功效:宜溫熱服食,作早晚餐。具有潤肺養血、消煩去燥功效,適用於貧血及痔瘡便血、老年便秘等症。
2紅棗木耳湯
材料:紅棗30枚,黑木耳25克。
制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揀雜,用冷水泡發,清洗干淨,撕成小朵狀,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30分鐘,待黑木耳熟爛時,放入紅棗和紅糖,煨煮至沸,紅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補血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蒼白或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體虛無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者。
3韭菜炒豬肝
材料:豬肝100克,韭菜50克,洋蔥80克,色拉油1大匙。
制作方法:洗淨豬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成熟,然後與新鮮韭菜、洋蔥同炒,並調好味。
功效:益血補肝、明目,適用於血虛萎黃、貧血、慢性肝炎等。
4羊肉絲炒雞蛋
材料:羊肉100克,雞蛋2只,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炒鍋下油,爆香姜、蔥,投入羊肉絲炒至九成熟,加入蛋清,順同一方向快速炒熟上碟,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萎黃,口唇、指甲淡白,頭暈乏力。
5鹽水雞蛋
材料:雞蛋2個。
制作方法:取雞蛋打散,水煮開後加少量鹽,煮熟。每日吃兩次。
功效:補鐵,對缺鐵性貧血有療效。
6杞果牛骨湯
材料: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棗10枚。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適量,共煮熟爛,調味後服食。每日1次,空腹食用,連服30天。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主治屬氣血虧虛型貧血,產後失血過多,面白唇淡,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盜汗,午後發熱者。
7杏仁蘋果豆腐羹
材料: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只,精鹽、菜油、白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
制作方法: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開,加上鹽、白糖,用澱粉調芡汁,制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蓉。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攪勻,做成杏仁蘋果豆腐羹。
功效: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對貧血有預防的作用,常食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8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
制作方法:將羊肉、生姜分別洗淨,切片,與當歸同入鍋,加水2碗,煎煮30分鐘。加鹽、作料少許調味。
功效:補氣益血,祛寒止痛。適用於產後氣血不足所致發熱、自汗、肢體酸痛等症。
9菠菜雞蛋湯
材料:菠菜60克,雞蛋2個,姜絲、鹽各少許。
制作方法:將菠菜洗淨後切成段,用沸水煮,水再開後放入姜絲和鹽,打入雞蛋再煮。
功效:補血健脾。主治血虛型貧血,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口唇、指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脈細者。
10首烏鴨血
材料:鴨1只。
制作方法:取鴨血,加適量水與食鹽,隔水蒸熟。調入首烏酒(黃酒亦可)30毫升,再稍蒸後服食。每日l劑,空腹食用,5天為1個療程。
功效:補血養血。主治血虛型貧血,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