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甲狀腺腺瘤,請問如何防?術後如何飲食保養?正文

甲狀腺腺瘤,請問如何防?術後如何飲食保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④手術中可見甲狀腺癌沒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有浸潤表現,而甲狀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正常。
【治療措施】
鑒於甲狀腺腺瘤中約10%~15%病理證實為惡性,約20%可繼發甲亢,故凡診斷確定應及早手術治療。臨床上甲狀腺腺瘤與甲狀腺癌,尤其早期頗難鑒別,一般不宜行單純腺瘤摘除,而應行患側腺葉次全或全切除術。切除標本應即送冰凍切片檢查以判定有無惡變,已惡變者則需按甲狀腺癌處理。
 
您好:1)術者站在病人右側,因為習慣上手術從右上極開始,手術者必須詳盡地熟悉頸部解剖,特別是血液供應和甲狀腺的解剖關系,徹底了解這一位置的解剖可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如出血、喉返神經損傷和甲狀旁腺損傷。手術時若注意到各筋膜的層次,則可保持手術野干燥。
(2)術者和第一助手同時分別用手通過紗布緊壓擬切開的切口線上、下側,在這種方式下可暫時控制皮下組織的活動出血,上、下切緣可平穩地分開。用手術刀謹慎而敏捷地切割,如皮下層不厚,可一下同時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用刀肚平掃組織,而不是壓切組織。皮下組織內出血的血管要用止血鉗夾住,大的血管要結扎,但小出血點僅鉗夾而不結扎。纖細的頂部呈錐形的止血鉗最為適用,因為它只夾住血管,結扎時不會扎住周圍脂肪組織,僅僅1~2個大塊結扎可能尚無多大妨礙,但許多絞窄塊則可在愈合過程中發生硬結和炎症,因被扎住無血供的組織塊必須被吸收。
(3)加深切口至頸闊肌下的網狀組織層,該處為一無血管的間隙。所有活動性出血點皆用彎尖止血鉗夾住,止血鉗分別倒向夾住切口的那一側。若切割過深,意外地切破頸前靜脈,可發生活躍的出血並有空氣栓塞危險。交替用銳性和濕紗布鈍性剝離以游離上方皮瓣。通常在左右側皮瓣下面、高處各可遇到一小血管,除非將它們雙重結扎,否則可能出現麻煩的出血。向上解剖至甲狀軟骨切跡,暴露全部甲狀軟骨向下解剖至胸骨上凹。向外和向下牽引切口下方皮瓣,與鄰近組織分離,向下達胸骨上凹,在創口很低的部位,必須小心,避免損傷連接兩側頸前靜脈弓。這兩條靜脈的上行支必須在此交通弓的下方貫穿結扎,以防止並發空氣栓塞

飲食以多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為主。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和海帶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病人應動、靜結合,作適當的鍛煉。注意保暖。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
 
甲狀腺腺瘤多發生於女性,常在20---40歲之間甲狀腺功能活躍時期發病。病理類型大體可分為濾泡狀腺瘤和乳頭狀囊腺瘤。前者多見。
早期多無自覺症狀,常在無意中扪及腫塊或由其他人發現。腫瘤多為單發,休積一般不大,呈圓形或橢圓形,中等硬度,表面光滑,無壓痛,能隨吞咽而上下移動。腫塊增長緩慢。乳頭狀囊腺瘤可因囊內出血而迅速增大,伴有脹痛。待血液被吸收,腫塊又縮小。較大的腫瘤可使氣管受壓移位或出現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壓迫症狀。少數患者可發生甲亢或惡變。
由於甲狀腺腺瘤有引起甲亢惡變的可能,所以不論有無壓迫症狀,均宜及早切除。術後還應取標本送病理檢查。
 
淋巴管瘤是一種錯構瘤,不等於淋巴結瘤,可以說不是一種腫瘤。

飲食治療要適量控制熱能及食鹽量,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水平,控制體重,防止或糾正肥胖,利尿排鈉,調節血容量,保護心,腦,腎血管功能。采用低脂低膽固醉,低鈉,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和熱能飲食。

淋巴管瘤食療藥膳:
1、海帶紫草牡蛎肉湯:海帶50克,紫草10克,牡蛎肉250克。將海帶用水發脹、洗淨切細絲,放水中煮至熟軟後,再放入紫草牡蛎肉同煮,食鹽、油適量調味即可食用。
2、山藥杞子炖牡蛎肉:淮山藥30克,枸杞20克,牡蛎肉100克。將山藥洗淨切片,枸杞洗淨揀去雜質,牡蛎肉洗干淨一起放入鍋內,放水適量,放入姜絲、油、食鹽適量,煮沸後轉文火炖30分鐘。即可食用。
3、海帶猴頭菇湯:干猴頭菇30克,海帶50克。將海帶用清水浸泡,洗去鹹味,切成條狀。取猴頭菇洗淨,溫水泡開,切成塊,然後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煮湯,沸後加入油、上等魚露、蒜、蔥少量,再煮片刻即可服用。

淋巴水腫根據病程早晚,治療原則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積滯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積液再生為宗旨,晚期則以手術切除不能復原的病變組織或以分流術治療局限性淋巴管阻塞為目的。

(一)急性期淋巴水腫,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1.體位引流肢下下垂狀態使組織間隙中淋巴液滯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進淋巴液回流,減輕水腫。此未能簡單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腫再度加重。

2.加壓包扎在體位引流基礎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彈力襪或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擠壓組織間隙,協助淋巴回流。彈力繃帶松緊應適宜。也可用間隙加壓器(intermittentcompressionpumps)多次和長時間使用,對改善水腫有一定療效。文獻報道國外目前采用淋巴加壓器(lymha-press)一種更為先進有效的加壓充氣裝置,充氣裝置分9~12塊,每塊可以單獨充氣加壓,加壓從肢體遠端逐漸向近端進行,一個循環周期為25少。這種淋巴加壓順較其他簡單加壓裝置的充氣加壓時間大大縮短(簡單加壓充氣裝置循環周期100秒左右),同時可產生較高壓力達15.6~20.8kpa(120~160mmhg),比外科手術和單純彈力襪在消腫方面更為有效。但它的使用較復雜,也不能減少組織間隙中的蛋白成份,只適用於急性期及術前准備等短期治療。

3.限制鈉鹽攝入和使用利尿劑急性期適當限制氯化鈉攝入,一般1~2g/d,以減少組織鈉、水潴留。同時使用適量利尿劑、加快水鈉排出。可用雙氫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次,並適當補鉀,待病情穩定後停服。

4.預防感染選用抗真菌的油膏、撲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預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細菌感染也較為多見,應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減少細菌入侵途徑。當鏈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狀時,應選用青霉素等藥物,配合臥床休息,積極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腫並發皮膚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護並潤滑皮膚。

此外,多種疫苗、牛奶和異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療法。人體的各種防御機構借此獲得提高。國外學者證明在注射傷寒三聯疫苗時,輸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種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發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測異性蛋白可能通過垂體及腎上腺起作用。

(二)慢性淋巴水腫包括非手術治療的烘繃治療和各種手術治療。

1.烘繃療法烘繃療法是發掘祖國醫學遺產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治療原理是利用持續輻射熱,使患肢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局部組織間隙內的液體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環。對於淋巴水腫尚未發生肢體皮膚嚴重增生者可選用烘繃療法。有電輻射熱治療和烘爐加熱兩種方法。溫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時,20次為一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2周。每次治療完畢,應外加彈力繃帶包扎。依據臨床觀察經1~2個療程後可見患肢組織松軟,肢體逐步縮小,特別是丹毒樣發作次數大為減少或停止發作。

2.手術治療大多數淋巴水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淋巴水腫最終需行下肢整形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手術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腫,但可明顯改善症狀。

⑴手術適應證:①肢體功能損害:由於肢體粗重易疲勞和關節活動限制。②過度腫脹伴疼痛。③反復發作的蜂窩織炎和淋巴管炎經內科治療無效。④淋巴管肉瘤:長期淋巴水腫惡性的致死性原因。⑤美容:大多數原發性淋巴水腫患者為年輕婦女,對於腫脹明顯並有美容要求者可考慮手術,但應以改善功能為主,美容國輔,否則療效可能不盡人意。

術前准備與術後處理:

⑵術前准備對手術效果有重要作用。它們包括:①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使肢體水腫減少至最低限度。有下肢墊高、下肢懸吊和骨牽引等方法,下肢抬高以60º為宜。②控制感染:對反復發作的急性蜂窩組炎和急性淋巴管炎,應選用敏感藥物於術前、術中靜脈或肌注給藥,減少術後皮瓣感染機會。③清洗皮膚:達到潰瘍愈合或控制局部感染的目的。④保持術後引流通暢;分離的粗糙面可有毛細血管持續滲血。必須放置負壓引流,保持皮瓣下無積血積液,減少影響皮瓣血供的因素,防止皮瓣坯死、感染,降低手術失敗率。⑤術後繼續抬高患肢,減輕患肢水腫,有利於靜脈及淋巴回流。

⑶手術分類:淋巴水腫手術可分為兩類:①病變組織廣泛切除術。②淋巴回流重建術。根據實驗及臨床證據,後者的部分或大部分良好效果事實上是在廣泛病變組織切除的基礎上取得的。單純重建淋巴回流,手術操作十分精細,但療效甚微。由於繼發性淋巴水腫淋巴管阻塞點近遠端的淋巴系統功能完好,外科手術重建區域性淋巴回流應可獲得良好療效,相反,大多數原發性淋巴水腫的近遠端淋巴管發育不良,經不住期待重建淋巴回流手術能改善症狀。敢快去化療啦,它對藥物敏感性比較高,比較容易治愈淋巴管瘤的種類及治療方法
淋巴管瘤

1、淋巴管瘤是怎麼一回事淋巴管瘤與血管瘤一樣,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先天性脈管畸形。在母親懷孕時,胎兒處於胚胎發育時期,原始的的淋巴囊應該與整個淋巴系統貫通而發育成正常的淋巴系統,當某些部位的某些原始淋巴囊與淋巴系統隔絕,未完成貫通,就形成了淋巴管瘤。

由於原始的淋巴系統來源於靜脈系統或鄰近間質的5組原始淋巴囊:2組頸淋巴囊、1組腹膜後淋巴囊和2組後淋巴囊。所以淋巴管瘤也多發生於相關的部位,形成淋巴囊腫和淋巴管瘤組織。病理上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的擴張、淋巴管組織增生和淋巴管組織結構紊亂,可向周圍組織浸潤生長,但淋巴管瘤極少發生癌變。

2、淋巴管瘤的分類淋巴管瘤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單純性、海綿狀、囊狀三類。

(1)單純性淋巴管瘤:常見於四肢、陰囊皮膚和口腔粘膜。位於體表者,可在皮膚表面發現有成群的厚壁小泡,呈疣狀突起,淡黃色,混有小血管時顯淡紅色或紫紅色,無疼痛及癢感,病變之間皮膚正常。發生在舌部,是嬰兒巨舌症的原因之一,使舌面高低不平,有成群透明濾泡或血泡,易感染為化膿性舌炎。病變還可侵及口底、唇、頰部和會厭部,引起下颌骨肥大。

(2)海綿狀淋巴管瘤:可見於體表,也可發生於深部組織或內部髒器,有局限性和彌漫性兩種。局限者在皮下顯示不規則的軟質腫塊,無觸痛,邊界清楚,易於剝離。彌漫者常呈浸潤性生長,使髒器呈彌散性腫脹,如巨舌症、巨唇症。涉及肢體者可使整個肢體肥大畸形,酷似像皮腫樣變化,並伴有骨骼肥大。

(3)囊狀淋巴管瘤:是臨床上最多見的類型。好發於頸部(75%),其余可見於腋部(20%)、縱隔、腹部和盆腔。大網膜和腸系膜囊腫亦屬囊狀淋巴管瘤。頸部巨大囊狀淋巴管瘤的存在可造成胎兒的分娩發生困難。產前通過超聲檢查就能作出診斷,出生後即可在局部見到軟質的囊性腫塊,與皮膚無粘連,波動感明顯,透光試驗陽性。瘤體增長緩慢,大小無明顯變化,但易並發感染,且較難控制。當發生囊內出血時,瘤體驟然增大,張力增高,呈青紫色,壓迫周圍器官可造成嚴重後果。位於頸部的病變,有的可廣泛侵及口底、咽喉或縱隔,壓迫氣管、食管,引起呼吸窘迫和進食困難,甚至危及生命。腹腔內囊腫有時可發生扭轉、破裂而出現急腹症。

3、淋巴管瘤的治療盡管大多數淋巴管瘤不會自然消退,但仍有少數淋巴管瘤會因自行栓塞而使淋巴管瘤退化;還有部分淋巴管瘤在發生感染後,淋巴管瘤的囊壁內皮細胞因被破壞而不再分泌淋巴液,在感染控制後淋巴管瘤自愈。所以,對於較小的淋巴管瘤,如不影響功能也沒有明顯地影響美觀者,可不予以治療。而對於病變比較廣泛,影響呼吸、吞咽等功能,或者有外觀美容影響者,應用如下方法進行治療。

(1)藥物注射療法:近年來,提倡應用藥物注射療法治療囊性淋巴管瘤。近年用比較多的是抗腫瘤藥物博來霉素或國產平陽霉素作局部注射治療,可使70%左右的囊性淋巴管瘤完全消失或明顯縮小。這些注射藥物是通過破壞淋巴管瘤囊內的內皮細胞、使囊內壁發生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超市裡有哪些垃圾食品?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